

















陶溪川美术馆
空间设计 / 视觉形象设计 / 导视设计
2016
第22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 铜奖
金堂奖· 2018年度优秀公共空间设计
入选大潮涌进——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览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
陶溪川美术馆座落于陶溪川文创街区内,是街区内一座标志性建筑和一个重点文化建设项目。陶溪川美术馆在原景德镇市“十大国有瓷厂”的“宇宙瓷厂”原有建筑的风貌上,根据美术馆功能和设施要求,对内部结构进行了科学设计和改造,总建筑面积7517平方米,拥有八个展厅以及一个长达81米的隧道窑装置。全馆展呈面积约3000平方米,展线总长度达670米。
陶溪川美术馆作为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内的文化建设项目,是一所集展示、研究、收藏为一体的现代型美术馆,以陶瓷艺术为主要研究展示方向,致力于推动现当代优秀文化艺术的发展,是当代艺术文化的风向标。自2015年开馆以来,现已承办50余场优质艺术展览、80余场学术讲座以及150多场学术活动,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、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担任主讲人,包括美、英、法、爱尔兰、瑞士、荷兰、韩、日、泰等国外艺术家,举办国际化、大视野、高档次的讲座,成为大学生和文艺青年的精神课堂。陶溪川美术馆以文化交流活动为推手,进一步树立陶溪川的世界品牌形象,利用美术馆的独特优势,全面发挥了大型美术馆的艺术陈设与推广职能,以国内、外现当代艺术为主要研究展示方向,立足经典,推陈出新,为现、当代艺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艺术交流展示平台。
该馆设计完整呈现工业遗产的建筑形态、生产设备的面貌,并在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,美术馆设计能够在保护遗产的同时,实现多变、灵活的当代美术作品展览诉求。以简单、纯粹的风格,真实保留手工业遗址的气场,强调其包容性与可变性,在可满足当代艺术展览标准的同时,强调对商业演出,时尚发布等更多的业态包容性,美术馆报告厅等公共空间也按照国际一流发布空间要求完成,体现出科学、超前的设计理念,最大化得适应从当代艺术到时尚发布的各个层次的多功能展览诉求。
美术馆设计保留了大部分原遗址建筑的表面特征,并在材质上做到与原遗址质感的统一,在空间设计中以弧线水泥板的形式柔化了原有空间的零碎与尖锐感,让这个超大室内空间的气场变得包容而亲近观众。并使用GRC材质解决了应用在一定高度上异形墙体无支撑安全性,美术馆一楼室内分为大厅与边厅与耳厅,其色调均为冷峻统一的清水泥灰色,改色调稳重开放,适合各类艺术品尤其是丝绸、时尚作品的展出是世界公认的极佳背景色系。本方案的灯光设计采用为美术馆的专业性、国际化增色不少,其空间即可以满足国际顶级大型装置艺术的展出,又适合各类开幕典礼、时尚发布会等多用途商务需求。通过对地面、墙面肌理设计及装置设计,真正实现无障碍设计。报告厅利用清水泥装饰板营造声场,配以免维护厅内家具系统及无边缘幕布,打造国际一流视听效果的报告现场,给人以最开阔的视听体验。
美术馆在空间布局上,建筑设计增加了二层夹层结构,并增设了报告厅、公共卫生间等功能性布局。厂房大开间布局,更有利于当代艺术的布展需求,同时保留另一厂房内的燃气窑作为装置艺术去处理。空间上,两厂房并行,同时又相互关联。二层的夹层,可作为一层展览的补充,并将一层装饰混凝土墙延伸到二层,使得功能上空间分层,美学上浑然一体。
本项目在材料选择上,确实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特点,美术馆采用了GRC作混凝土手法。节约了材料、降低了重量及造价成本。设计并将GRC材料贯穿到底,应用在空间每个角落,同时利用原厂房拆下来的铜构件做扶手楼梯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。